勞動法明確規定,公司必須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
什么是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是企業給予員工的保障性待遇。
五險:
【養老保險】——退休后每月可以領養老金,交的多領的多;
【醫療保險】——就是常說的“醫保”,報銷看病費用;
【生育保險】——報銷生育費用,如產線、分娩費用、生育津貼;
【工傷保險】——因公受傷被鑒定為工傷的,可獲得一定賠償;
【失業保險】——因公司破產或被解雇導致的失業,可以領失業金。
一金:
【住房公積金】——可用于買房、租房,特殊情況下可全額提取。
公司沒有按規定繳納五險一金會引起哪些后果?
1.人員流失
1)公司不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則無法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到公司任職,從而導致公司發展速度緩慢;
2)員工沒有得到社會保險的保障,人員流失量也增大了。
2.用工風險
五險一金旨在保障共鳴基本生活條件,當職工發生意外時,如果未曾繳納五險一金,按規定則無法享受到相關保障制度。
若因企業未曾給職工繳納五險一金,在這期間員工發生意外所導致的損失,用人單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怎么繳納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通常單位和個人都需要繳納,而且繳納的比例是不同的。其中,單位繳納的資金進入社會統籌賬戶,個人繳納的資金進入個人賬戶。
五險一金繳費數額=繳費基礎×繳費比例
繳費基數是員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上限不能超過當地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3倍,下限不能低于當地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