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人社部舉行2019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就業促進司、信息中心主要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關于養老保險又有哪些最新消息?快來看一看吧!
推動養老保險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人社公共服務進一步便民化,推動養老保險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提供通俗易懂的養老保險政策解讀服務,提供方便快捷的養老保險個人權益查詢服務,有25個省份完成了部分地區與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的對接。提供簡單明了的養老保險待遇測算服務,有22個省份提供了這項服務,其中13個省份還提供個性化測算服務。
7062億元養老金入市!
截至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47億人、2億人、2.45億人,比上年底分別增加443萬人、328萬人、650萬人;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2.87萬億元,同比增長8.6 %,總支出2.47萬億元,同比增長15%。
一是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指導各地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標準正常調整機制。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
二是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工作取得初步成效。1-6月,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合計減費1288億元。
三是基金投資運營和監督管理工作進一步推進。截至6月底,18個委托省(區、市)簽署的8630億元委托投資合同中已有7062億元到賬投資運營。繼續推動職業年金基金市場化運營工作。
四是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加快推進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推進社會保障“一卡通”建設,截至6月底,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12.77億人,社保卡普及率91.5%。累計簽發電子社保卡2140萬張。
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發布會上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
一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扎實開展全民參保計劃。做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工作,研究制定小微民營企業優先參加工傷保險政策。積極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工作。
二是進一步抓好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落實。同時,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三是加強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探索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推行電子社保卡應用,拓展工傷保險“線上化”服務內容和渠道。推進社保領域信用體系建設。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