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想要真正擴大進口,并以此拉動中國的經濟發(fā)展,不能一蹴而就,針對這一綜合性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讓進口品牌更懂中國消費者、構建大型電商平臺、完善監(jiān)督系統(tǒng)也極為重要。
“想要真正地擴大進口,并以此拉動中國的經濟發(fā)展,絕對是一個綜合性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對進口的認知還沒有完全改變,擴大進口需要從深化改革、調動市場、完善體制等多方面共同促進的。”日前,在京東舉辦的進口促消費專家研討會上,商務部原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商務部內貿專家委員會主任,G30理事長黃海表示,通過構建大型跨境電商平臺、完善監(jiān)管體系,可以有效擴大進口,拉動國內的消費升級。
日用消費品成進口主要抓手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才能真正解決進口問題。”黃海表示,過去長期以來,中國進出口貿易指導思想是重出口、輕進口,重經濟建設、輕人民生活,重原材料、輕消費品,但是近幾年這種情況已經發(fā)生轉變。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商務部等部門《關于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優(yōu)化進口結構促進生產消費升級,支持關系民生的產品進口,適應消費升級和供給提質需要,尤其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日用消費品、醫(yī)藥等。“這是一個轉變觀念的里程碑。下一步,需要把這種觀念轉化各級政府和相關方的行動,比如下調關稅、深化體制改革等。“黃海表示。
黃海介紹說,從2006年到2014年間,我國消費品進口僅占中國進口總額的5.3%,雖然到2017年這一比例提升到8.6%,但還遠遠不夠。
京東大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在大的政策環(huán)境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購買進口品牌的商品,與2016年相比,2017年購買進口品牌的用戶數增加了37.1%。
2018年的進口品牌的數量相比于2016年增加了156%,增速超過了國產品牌。其中,珠寶首飾、生鮮、寵物生活、數碼、個人護理等品類更加突出,這些品類的進口品牌商品2017年銷售金額達到2016年同期的四倍以上,增速顯著。
“但是目前進口商品的市場價格仍然較高“,黃海認為,這就需要我國有一批大型零售企業(yè)具有采購渠道,爭取更高的議價權。
構建大型電商平臺,完善監(jiān)管體系
在黃海看來,以京東為代表的大型電商平臺其實就可以作為“具有采購渠道的大型零售企業(yè)”。目前,電商平臺特別是跨境電商平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海淘,代購的個人行為無法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障。
“下一步的重點是應當培育大型跨境電商平臺,打造一套比較完善的監(jiān)管系統(tǒng),從質檢、運輸、儲存、檢疫等環(huán)節(jié)監(jiān)管,可以對整個過程做到全方位監(jiān)管。“黃海認為,像京東這種大型的電商平臺可以徹底杜絕無法監(jiān)管的現象,作為有完善監(jiān)管體系的企業(yè),無論是外部監(jiān)督、企業(yè)文化、法律要求,都限制了它不可能有造假。
據透露,京東將在未來一年內開設50個國家館,把眾多優(yōu)質的各國品牌引入中國,消費者們可在京東超市一鍵購買高品質的跨國正品美食。目前已經開設了愛爾蘭、泰國、荷蘭、馬來西亞等國的國家館,德國、韓國等國的國家館正在籌備中。未來,京東還將為國家館開設專門的頻道入口,以最優(yōu)質的資源推動國家館發(fā)展。
多方舉措、貿易便利,都有助于增加進口。積極擴大消費品的進口,有助于振興國內消費市場、拉動經濟增長,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擴大進口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將體制機制、政策改革全部都做好,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黃海表示。